食品安全關乎民生,食品檢測是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重要技術支撐,而質量控制是食品檢測單位的核心工作,既能確保檢測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又為檢測單位構建科學、準確的檢驗能力體系提供基本保障。
本文對食品檢測單位質量控制的關鍵點進行探討,以期為做好質量控制工作提供參考。
檢測工作的質量目標是確保檢測結果具有準確性和可靠性。CNAS-CL01:2018《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認可準則》及CNAS-CL01-A002:2018《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認可準則在化學檢測領域的應用說明》對實驗室應用質量控制程序以及監控檢測和校準的有效性進行了相關規定。
總體來說,質控因素主要包括人員、機械、材料、方法和環境,對應的質控點為檢驗人員、設備、標準物質、方法和環境等。采取有效的方法控制這些質控點,使檢驗數據保持在有效區間,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對質控措施而言,質量控制方法主要分為內部質量控制和外部質量控制。內部質量控制主要包括標準物質期間核查、測定不確定度、儀器期間核查、內部比對等;外部質量控制主要包括實驗室間比對、能力驗證、測量審核等。
在檢測執行過程中,常用的質控手段包括空白試驗、加標回收、平行雙樣、質控樣等。在一個序列檢測過程中,分段穿插空白、樣品加標與質控樣,通過質控樣的測試結果來驗證樣品測試結果的準確性。